衛(wèi)國康叔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他們還有一個名冉季的弟弟,年齡最小。 周武王打敗殷紂后,又把殷紂的遺民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讓他與諸侯同位,以便使其得以奉祀先祖,世代相傳。因武庚還未完全順從,武王擔心武庚有叛逆之心,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監(jiān)視并輔佐武庚祿父,用以安撫百姓。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便代替成王主掌國事。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旦,就與武庚祿父發(fā)動叛亂,要攻打成周。周公旦托成王之命組織軍隊討伐殷國,殺死武庚祿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并把武庚殷的遺民封給康叔,立他為衛(wèi)國君主,居住在黃河、淇水之間,即商朝的舊都殷墟。 周公旦擔憂康叔年輕,難以維持統治,于是反復告誡康叔:“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經驗的人,向他們了解殷朝興衰成敗的歷史,并務必關心愛護自己的百姓。”又告誡康叔紂滅亡的原因在于他飲酒無度,一味作樂,沉溺于女色之中,所以紂王時的混亂正從這里開始。周公旦還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規(guī)矩的道理,撰寫了《梓材》,作為治國者用以效法的準則。所以稱之為《康誥》、《酒誥》、《梓材》,并以之教導康叔??凳迨褂眠@些準則治理封國,安定敦睦他的人民,人民非常高興。 成王成人后,親自主掌政權,任命康叔為周朝的司寇,把許多寶器祭器賜給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 康叔逝世后,兒子康伯立為國君??挡攀篮?,兒子考伯立為國君??疾攀篮?,兒子嗣伯立為國君。嗣伯逝世后,兒子(jié,潔)伯立為國君。伯逝世后,兒子靖伯立為國君。靖伯逝世后,兒子貞伯立為國君。貞伯逝世后,兒子頃侯立為國君。 因頃侯用厚禮賄賂周夷王,夷王便又命衛(wèi)國君稱侯爵。頃侯在立為國君十二年時逝世,兒子釐侯立為國君。 釐侯十三年(前841),周厲王逃亡到彘地,由召公、周公共同掌管政權,號為“共和”行政。釐侯二十八年(前827),周宣王立為天子。 四十二年(前813),釐侯逝世,太子共伯余立為國君。共伯之弟和曾被釐侯寵愛,釐侯給了和很多財物,和便用這些財物收買武士,在釐侯的墓地襲擊共伯余,共伯被迫逃到釐侯墓道自殺。衛(wèi)人把共伯埋葬在釐侯墓旁,稱之為共伯,立和為衛(wèi)國國君,這就是武公。 武公即位后,重新整飭康叔的政務,百姓和樂安定。四十二年(前771),犬戎殺死周幽王,武公親自指揮部將輔佐周天子平定犬戎的侵襲,建立了戰(zhàn)功,周平王命武公稱公。五十五年(前758),武公逝世,兒子莊公揚立為國君。 莊公即位第五年(前753),娶齊國女為夫人,齊女貌美但無子。莊公便又娶陳國女為夫人,陳女生了個兒子,夭折了。陳女的妹妹亦被莊公寵幸,生了個兒子取名完。完的母親去世后,莊公讓夫人齊女撫養(yǎng)完,并立完為太子。莊公還有個寵妾,生了個兒子名州吁。莊公十八年(前740),州吁長大成人,喜好軍事,莊公便派他做軍隊的將領。衛(wèi)國的上卿石碏(què,卻)好心進諫莊公說:“妾生的兒子喜好軍事,您便讓他做將領,禍亂將從此興起。”莊公不聽,二十三年(前735),莊公逝世,太子完立為國君,這就是桓公。 周武王桓公二年(前733),弟州吁驕奢淫逸,桓公罷黜了他,州吁逃到國外。十三年(前722),鄭伯之弟段攻擊哥哥,未能取勝,也逃走,州吁請求與他結為友好。十六年(前719),州吁聚集衛(wèi)國逃亡的人襲擊并殺死桓公,州吁自己立為衛(wèi)國國君。因鄭伯之弟段要討伐鄭國,州吁請求宋、陳、蔡共同支持段,三國都答應了這一請求。州吁剛剛即位,因喜好軍事、殺死桓公,衛(wèi)人都厭惡他。石碏因桓公母親家在陳國,佯裝與州吁友善,衛(wèi)國軍隊行至鄭國國都的郊野,石碏與陳侯共謀計策,派右宰丑向州吁進獻食品,借機在濮擊殺州吁,而從邢(xíng,刑)地把桓公弟晉迎回衛(wèi)國立為國君,這就是宣公。 宣公七年(前712),魯人殺害了自己的國君隱公。九年(前710),宋督殺死自己的國君殤公和大夫孔父。十年(前709),晉國曲沃莊伯也殺死了自己的國君哀侯。 十八年(前701),當初,宣公所寵愛的夫人夷姜生了兒子取名伋,伋被立為太子。宣公派右公子教導他。右公子為太子娶 齊國美女,美女還未與伋拜堂成婚,被宣公所見,宣公見齊國女 (連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