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漳地處中原腹地,六朝古都。 位于冀豫兩省交界,太行山東麓,東鄰魏縣,西接磁縣,北達成安縣,南連河南安陽,總面積744.06平方公里。臨漳縣總?cè)丝?2萬,轄5個鎮(zhèn)、9個鄉(xiāng)。2008年,臨漳縣生產(chǎn)總值完成58.98億元。
臨漳旅游景點有銅雀臺、鄴城遺址、轉(zhuǎn)軍洞等。鄴城遺址2011年入選中國十大最具文化創(chuàng)意旅游目的地,銅雀三臺遺址公園獲“2012年亞洲旅游業(yè)金旅獎“、最具文化特色風景名勝區(qū)”和“最具投資價值旅游景區(qū)”大獎。
歷史沿革
齊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鄴城。
戰(zhàn)國屬魏國。
秦并天下后,鄴屬邯鄲郡。
西漢屬魏郡,漢高祖始置鄴縣,魏郡理于此。
東漢至三國時期仍屬魏郡,郡治理于鄴縣。
北魏置鄴縣,屬相州魏郡。東魏置臨漳縣。
北齊、北周至隋,分置鄴縣,臨漳縣,隸屬相州。
唐宋時鄴縣和臨漳縣屬相州鄴郡。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改鄴縣為鎮(zhèn),鄴縣地并入臨漳縣。
金屬彰德衛(wèi),元屬河南彰德路,明屬河南彰德府。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臨漳縣城毀于漳水。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縣治移至理王村(今臨漳縣城)。
民國初年,隸屬河南省河北道,道治在河南衛(wèi)輝。
民國十三年廢道,直屬河南省。
1958年并入磁縣。
1961年復置臨漳縣。
1993年后歸河北省邯鄲市轄。
行政區(qū)劃
1997年,臨漳縣轄5個鎮(zhèn)、9個鄉(xiāng):臨漳鎮(zhèn)、孫陶鎮(zhèn)、柳園鎮(zhèn)、南東坊鎮(zhèn)、稱勾鎮(zhèn)、習文鄉(xiāng)、西羊羔鄉(xiāng)、杜村鄉(xiāng)、狄邱鄉(xiāng)、張村鄉(xiāng)、柏鶴鄉(xiāng)、磚寨營鄉(xiāng)、香菜營鄉(xiāng)、章里集鄉(xiāng)。
2007年,臨漳縣轄5鎮(zhèn)(臨漳鎮(zhèn)、南東坊鎮(zhèn)、稱勾鎮(zhèn)、柳園鎮(zhèn)、孫陶鎮(zhèn))、9鄉(xiāng)(章里集鄉(xiāng)、西羊羔鄉(xiāng)、柏鶴鄉(xiāng)、香菜營鄉(xiāng)、狄邱鄉(xiāng)、杜村鄉(xiāng)、張村鄉(xiāng)、磚寨營鄉(xiāng)、習文鄉(xiāng)),42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臨漳鎮(zhèn)建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