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照心扉
1919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革命運動在北京掀起,驟然間風起云涌,新文化新思想如星星之火很快傳播全國各地。萬安縣羅塘灣這個古老的小鎮(zhèn)也驚醒了。鎮(zhèn)上至善小學的上百名師生走向街頭,逐店逐戶的搜燒日貨,舉行示威游行,慷慨激昂地高呼“外爭國權,內(nèi)懲國賊”等口號。年少的小桂秀站在街頭,聽學生高唱“打倒列強,打倒列強,救中國……”的歌曲,聽著聽著,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晚上睡覺時,她好奇地問養(yǎng)父:“叔叔,什么是列強???怎么救中國呀?”
養(yǎng)父羅奇圭雖沒讀過書,但他勤學好問,又常常外出唱采茶戲,結識不少讀書人,因而也粗識文字,略知一些政治時事。于是,他就緩緩地向女兒解答:“列強是說帝國主義,如日本、德國等。他們把中國看作一大塊肥肉,都想來啃一口,進入中國后無惡不作。所以我們要打倒列強,只有這樣中國才有救,不打倒列強,就沒有國,更談不上家了。”小桂秀細心聽著,暗暗攥緊小拳頭,義憤地說:“我長大了也要去打列強,救中國,為中國人爭氣!”
養(yǎng)父聽到女兒有如此強烈的愛國之情,便進一步開導她:“要救我們的國家,眼下就要有愛國的行動,抵制洋貨,燒毀洋貨,發(fā)展我們自己的生產(chǎn)。只有全國同胞團結一致,發(fā)憤圖強,把國家建設強盛了,列強們才不敢來欺負我們。你要從小立下志向,把愛國之情化為日常行動。”
羅奇圭非常喜歡小桂秀,閑暇之際總愛給她講一些不畏權貴、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和為百姓申冤的清官私訪的故事。每當這時,她總是睜大眼睛,聽得入迷。有一次,養(yǎng)父講到“魯智深拳打強占民女的鄭屠戶”的故事,她竟憤然站起來說:“叔叔,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打倒這些壞蛋!”
羅奇圭參加革命較早,懂的事理多,講故事總要灌注一些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樸素道理。因此,每每讓小桂秀聽得激動不已,常常流下心酸的同情淚。養(yǎng)父問她哭什么?她回答:“窮人的命太苦了!”“不是命太苦了,窮人吃不飽、穿不暖,全是因為地主豪紳壓迫剝削造成的。”養(yǎng)父耐心引導。
一天,羅奇圭正專注地看一本名為《紅燈》的雜志,小桂秀湊上去問:“叔叔,你在看什么書?”羅奇圭輕聲回答:“桂秀,你年紀還小,不要問這些。等你長大了就會知道。”她看雜志封面的圖案很好看,就指著追問:“這是什么呀?”羅奇圭把她摟進懷里溫和地說:“這是鐮刀,代表著農(nóng)民;這是斧頭,代表著工人。”小桂秀不解地問:“鐮刀和斧頭為什么要貼在一塊兒呢?”養(yǎng)父笑著解釋說:“這表示工人和農(nóng)民要聯(lián)合起來呀!他們只有聯(lián)合起來,才會力量大,才能推翻這萬惡的社會。”養(yǎng)父的一席話,猶如一股清澈的泉水,滋潤著小桂秀的心。
“五四”運動的曙光照進了小桂秀幼小的心扉,使她的心更明,眼更亮,精神世界更豐富、更寬廣了。她漸漸地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性格,也開始在她身上生根、發(fā)芽、成長。
智斗“小霸王”
羅塘灣自古以來就有上、下兩街,中間是一大片低洼的寬廣草坪。春夏之際,這里水清草肥,是一處難得的天然牧場。每逢這個季節(jié),羅塘灣上、下兩街和周邊村子的小孩子,都會趕著牛來此放牧。
有一天,兩街放牛的孩子們發(fā)生了爭斗。下街的孩子們硬是不讓上街的孩子在這里放牛,雙方各不相讓,先是對罵,接著用石頭和土塊互投亂砸,眼看就要交手打起來。小桂秀得知這一情況,立即趕到草場,面對劍拔弩張的場面,她大聲喝道:“誰也不許動手打人!大家都要講道理。”放牛的小伙伴兒們平時就很敬佩她,一見她來到,都停下了手。小桂秀問明情況,原來是下街地主“肖麻子”的霸王兒子在搗鬼,他費盡心機煽動下街的孩子們與上街的爭斗,自己好獨占草場,坐收漁翁之利。于是,她便平心靜氣地對大伙兒講:“草地是天然生成的,牧場是大家共有的,誰也不許獨占。誰不讓我們在這里放牛,他能說出個道理嗎?站出來說說!”
聽了小桂秀的話,幾個膽子大些的孩子湊到她身邊嘀咕道:“下街的人多,多數(shù)人家有錢有勢,咱人窮勢小,斗不過他們吧?”而上街幾個膽兒小的已悄悄開溜了。見此情景,小桂秀就放開嗓門兒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只要我們占理,就不怕他有錢有勢。我們窮孩子是來這里放牛的,不想和誰打架爭斗,但誰敢不講道理挑起事端,我們就要團結起來和他理論一番。”聽到這番話,上街的一群孩子就一塊兒沖向前去,對著穿戴鮮亮的“小霸王”質(zhì)問:“你說一說,憑什么不讓我們來這里放牛?”這孩子見這架勢,自知理屈,嚇得發(fā)抖,閉著嘴再也不敢叫喊打了。
小桂秀一看此景,就趁勢動情地對下街的伙伴兒說:“下街的兄弟姐妹們,你們都上‘小霸王’的當了。他挑撥你們與我們爭草場,大家都當誤了放牛,爭來爭去,他在一旁看熱鬧。你們想一想,這對誰有利呢?”下街的孩子們一聽,覺得小桂秀的話在理,就后悔不迭地解釋說:“過去咱兩街的伙伴兒們在一起放牛,有說有笑多開心,就是這個‘小霸王’說三道四挑撥大家的關系,才引起我們相互爭斗、鬧氣。”“小霸王”一看勢頭不對,就悄悄地溜跑了??粗?ldquo;小霸王”的狼狽相,大家伙兒拍手稱快:“還是桂秀有勇有謀啊,斗得‘小霸王’落荒而逃。”
自此,上、下兩街的小伙伴兒們又和好如初,高高興興地一塊兒放牛了。
就是不纏腳
在舊社會,女孩子都要裹小腳,有的從四、五歲就開始了,說是“三寸金蓮美,長大好嫁人”。小桂秀長到八、九歲時,奶奶也要給她纏腳,可她偏偏不信這一套。每當奶奶要她纏腳時,她都要大吵大鬧,堅決抵制。
一天,小桂秀勞作歸來,奶奶氣呼呼地召她過來,拿著準備好的裹腳物品,又要強行給她纏腳。她一看奶奶的架勢轉(zhuǎn)身就要出門,并氣憤地說:“我就是不纏腳,好好一雙腳纏起來多不方便,上不得山,下不了河,也沒法在外奔波。”
奶奶一看她鐵了心不纏腳,氣得又哭又罵地數(shù)落著:“不纏,不纏,養(yǎng)個大腳妹子,長大嫁不出去看你咋辦!”桂秀的養(yǎng)母比較開明,一直不贊成強迫女兒裹腳,便就勢頂了婆婆一句:“嫁不出去,就養(yǎng)她一輩子。桂秀也不是吃閑飯的人!”
小桂秀一聽,靈機一動,回敬奶奶說:“好吧!我要纏了腳,打今起就不再挑水打柴!”第二天,祖母準備做飯時,看缸里沒水了,心急火燎地喊小桂秀去挑水。她一聽奶奶讓挑水,就調(diào)皮地笑著回應奶奶:“你不是要我纏腳嗎?纏了腳我就一輩子挑不成水了。我才一天沒挑水,缸里就沒水叫我去挑,多虧我還沒纏腳呢!”經(jīng)她這一激,祖母再也不逼她纏腳了。
小桂秀并不滿足自己反對纏腳取得的勝利,她還惦記著身邊那一群同甘共苦的小姐妹,假如她們抵不住壓力而纏了腳,那將會帶來終身的痛苦。于是,她召集小姐妹們在野地里開了個小會,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告訴她們。這些小姐妹們回到家里,都學她的辦法頂著長輩的壓力,堅決不纏腳,搞得家長哭笑不得,只得不了了之,再也不逼著孩子纏腳了?;\罩在這群女孩子頭上的烏云散去后,她們的臉上露出欣喜的微笑,都興奮地說:“桂秀教咱的辦法真管用!有這雙自由自在的大腳,長大后就可以走天涯,闖天下,干大事!”
揭穿假農(nóng)會
春天來了,河水開始解凍,世代沉寂的羅塘灣也沸騰了。從羅塘灣走出去的的北平大學畢業(yè)生曾天宇回來了,鄉(xiāng)親們一下子把他圍起來,熱切地向他探詢外地的工農(nóng)革命運動情況。這位剛從省城南昌回來,后來成為江西革命三杰之一的年輕人神情激昂地給大伙兒講:“湖南、湖北的農(nóng)民率先鬧起來了,打得反動派落花流水,威風掃地,窮人揚眉吐氣了。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和大伙兒一起鬧革命,先組織農(nóng)民協(xié)會。我們只有建立農(nóng)民協(xié)會,大伙兒團結一心,才能有組織地同地主豪紳作斗爭。”大伙兒聽得熱血沸騰,各個心花怒放。
一段時間來,羅塘灣的農(nóng)民們興高采烈,精神抖擻,但羅塘區(qū)偽區(qū)長羅禮皇卻心情沉重,整日愁眉苦臉,坐立不安。一天,他把自己的一幫親信召集起來,陰沉著臉說:“鄉(xiāng)間的泥腿子們這刻兒嚷嚷著要成立農(nóng)民協(xié)會了,你們誰有好的對付辦法,都說出來。”這突如其來的問話,搞得這幫家伙個個抓耳撓腮,不知從何說起。隔了一會,郭通足獻媚說:“孫悟空都有七十二變,咱們這么多人,難道連一變的本事都沒有?我就不信沒辦法整治他們。”“變?咋個變法?”偽區(qū)長羅禮皇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似地激動,右手指點著郭通足:“你詳細講一講,咋個變法?”郭通足就裝腔作勢,神氣活現(xiàn)地說:“咱們也拉一幫弟兄,做好安排,成立一個農(nóng)民協(xié)會,到開成立大會那天都選你當農(nóng)會主席。你一當上農(nóng)會主席,天不還是你的天?地不還是你的地?那些窮小子們豈不還在你手心里轉(zhuǎn)?這不就是一變嗎?”羅禮皇一聽,連連點頭稱道,并當即吩咐操辦。于是,一場假農(nóng)會的把戲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羅禮皇這些日子也換了一副面孔,出門不再戴禮帽,身后也不再跟隨從,遇到農(nóng)民就點頭哈腰,噓寒問暖,且總要自言自語:“如今到處都在革命,我也要和大伙兒一起革命了。”但大多數(shù)人并不理他,只是與他擦肩而過。羅禮皇只好自討沒趣,悄不做聲了。另一頭,羅禮皇的狗腿子們則拿著登記冊,一家一家地登門登記,勸人入會。他們通過欺騙的勸說、威逼,居然也騙到幾十位頭腦簡單而懦弱怕事的農(nóng)民加入了他們所謂的農(nóng)會。
小桂秀眼見那些一向不務正業(yè)、欺壓窮人的壞蛋也在登記農(nóng)會會員,覺得其中一定有問題,便試探著問羅奇圭:“叔叔,你不是說農(nóng)會是咱貧苦農(nóng)民的組織嗎?怎么這些狗腿子也在勸人入農(nóng)會呢?”
養(yǎng)父羅奇圭耐心地給她解釋:“這些人就知道看羅禮皇的眼色行事,仗勢欺人,作威作福,哪會為窮人辦事呀!這一定是騙人的把戲,咱要擦亮眼睛,千萬不能上他們的當,不入他們的假農(nóng)會。”桂秀望著養(yǎng)父的臉,會心地說:“嗯!我就看他們不懷好心!”
隨后,小桂秀就邀了幾位相好的小姐妹,挨家挨戶地登門勸說那些受騙入了假農(nóng)會的人。她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咋不想一想,那些人是什么東西,平時都干些什么事?咋能相信這些人呢?他們是在欺騙窮人,那是個假農(nóng)會,不會給咱農(nóng)民辦好事的。趕快退出來吧,不要上他們的當!”其實,這些農(nóng)戶一開始就覺得不大對勁兒,大多都不愿意,只是迫于壓力登記了個名字?,F(xiàn)在一經(jīng)小桂秀們挑明,心里更明亮了,就紛紛找羅禮皇要求退會。
羅禮皇急于當農(nóng)會主席,一看退會的人越來越多,馬上決定,第二天就召開農(nóng)協(xié)會成立大會。當天,稀稀拉拉只來了十幾個人參加會議,他一臉尷尬相,只好在幾個狗腿子的提議下草草通過提名,走個過場,當了農(nóng)會主席。但他做賊心虛,自知不得人心,難有好結果,始終忐忑不安。
不久,在當?shù)攸h組織的領導下,真正的羅塘灣農(nóng)民協(xié)會宣告成立了。召開成立大會那天,數(shù)百名農(nóng)會會員手舉紅旗,敲鑼打鼓,從四面八方涌入會場。“羅塘灣農(nóng)民協(xié)會成立大會”的橫標高懸在主席臺上方,會場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歡樂掛在每一個會員的臉上。羅塘灣農(nóng)會的領導人把“羅塘灣農(nóng)民協(xié)會”的牌匾高高舉起,并當場砸爛羅禮皇假農(nóng)會的招牌,會場里頓時歡聲雷動。羅塘灣的農(nóng)民革命運動由此掀起了一個高潮。
“我就要翻天”
冬去春來,新一年復始??喟玖艘荒甑母F苦農(nóng)民也難得在新年時歡樂一番,或鬧元宵,或舞龍燈,羅奇圭的采茶戲班子更忙得不亦樂乎。春節(jié)剛過,鎮(zhèn)上的豪紳、鄉(xiāng)聯(lián)保主任肖長任要為母親過六十大壽,派人找羅奇圭帶戲班子到他家唱戲助興,想不到竟被羅奇圭婉言拒絕,使他母親的壽宴泠泠清清,很沒面子。這一下子激怒了肖長任,他暴跳如雷,狂怒地罵道:“羅奇圭,你小子好大的膽啊!竟敢與老子作對,連我也不放眼里,你小子等著吧,看我怎么收拾你!”
半個月后的一個夜晚,羅奇圭已經(jīng)入睡。突然,門外響起一陣“汪汪汪”的狗叫聲,接著就聽到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他慌忙披衣下床,來到院子里,還沒開口問話,院門就被撞開,一群人嚷嚷著闖了進來。原來是肖長任懷恨在心,挾嫌報復來了。只聽領頭一個大聲喝道:“你羅奇圭以唱戲為名,經(jīng)常在外聚眾賭博,惹事生非,擾亂社會秩序,不把你抓起來羅塘就難得安寧!把他綁了!”幾個人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就把羅奇圭五花大綁地要帶走。此時,小桂秀和養(yǎng)母都站出來和這幫家伙理論,他們哪里肯聽!眼看著叔叔被綁架走,她按耐不住一腔憤怒,勇敢地撲向團丁質(zhì)問道:“你們憑什么抓我叔叔?有種的就該去打列強,欺負老百姓算什么本事?你們就是一群土匪!”一聽罵他們是土匪,幾個團丁一下子把她推倒在地,狂怒地吼著:“去你的,小丫頭片子!竟敢來教訓老子,難道想翻天不成?”
小桂秀毫無畏懼,她從地上爬起來又勇猛地撲向團?。?ldquo;我就是要翻天!看著吧,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翻你們這幫土匪的天!”幾個團丁氣急敗壞,一腳把她踢開,就推推搡搡地把羅奇圭帶走了。
羅奇圭一被抓走,家里沒了頂梁柱,日子過得更加艱難。為了維持生計,養(yǎng)母只得到一家財主家打零工換回一點米錢,一家人就這樣在饑餓中度日。貧窮的日子,殘酷的現(xiàn)實,在小桂秀幼小的心靈逐漸催生起這樣的思想:“窮人只有起來造反,推翻這黑暗的社會,才能過上好日子。”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