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孝基始祖墓
據(jù)《鄞縣百家姓》記載:“河南扶溝人康經(jīng)……死后葬于茅山,其子孫遂家于茅山康家(今屬茅東村康家)…… ”
又據(jù)《連山康氏譜》記載:“……經(jīng)公之子裕祿移居茅山,奉其父為明州康氏始祖……”
從這兩則簡短的記載可以清楚的看出康孝基死后葬于茅山這是毫無疑問的了。再加上各類史志描述,古時鄞南小茅山一直是一個風(fēng)水寶地。茅山又稱金牛山,遠(yuǎn)處望去正如一頭巨大的金牛臥在奉化江邊上,山的左邊有一座青龍山,右面有一座白虎山,構(gòu)成了左青龍右白虎之勢,在當(dāng)時茅山又是佛教盛行的地方,著名的天一閣主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墓就建在茅山之上,雖然范欽墓建在明朝,與我所述的年代相去甚遠(yuǎn),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茅山是塊寶地,把茅山堪稱仙境實不為過,因此許多官僚們都非常向往能把墓建在茅山。
在這將近千年里歲月變換,風(fēng)雨洗禮,政治動亂使得原本康氏的祖墳蕩然無存,但是單憑歷史記載還是無法確定康孝基的墓究竟葬在了茅山的何處?至今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對于我們后代來說而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對于節(jié)度使墓去了哪里這還需要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ǜ鶕?jù)茅山康氏長輩回憶,康將軍墓應(yīng)在康氏宗祠西邊,現(xiàn)稱“莊梗地”。)
在康孝基逝世后,他的長子康裕祿成了茅山康氏的始祖,當(dāng)時的康家以他為長,在古時封建社會如父母不在或去世都以“長兄為父”,在裕祿的供奉下,康孝基就成了我們今天公認(rèn)的 “明州康氏始祖”。
千年康將軍廟
康孝基在明州為官的幾十載里公德不朽,萬民稱頌,在他去世后大家都沒有忘記這位為明州大地奉獻過的老人,在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救世的神,因為康孝基能文能武,因此當(dāng)?shù)乩习傩找卜Q之其為康將軍,就在康孝基去世后的六七十年為了“康將軍”能保一方平由寧波段塘十二堡一千多戶人家出資在現(xiàn)鄞奉路125號(現(xiàn)寧波鋼鋸廠內(nèi))建造康將軍廟,敬康經(jīng)公為沙康之神。該廟由三進大殿組成,廟貌巍峨,總占地面積達1700余平方米。據(jù)原十二堡人所述沙康之神甚是靈驗,香火極旺,當(dāng)?shù)匕傩彰糠瓿跻辉掳氡氐酱藦R敬拜。
文革期間部份建筑被拆除,2001年因?qū)幉ǔ鞘薪ㄔO(shè)由寧波文保局經(jīng)手該廟所有建筑拆除,拆下的棟椽等所有物資經(jīng)編號后由寧波文物局保存,現(xiàn)在不遠(yuǎn)的康經(jīng)寺中也保留了部分文物并且康將軍廟也喬遷至寺內(nèi)。
廟宇雖毀,但是段塘老百姓對康將軍的虔誠沒有變,可喜的是在附近南外環(huán)路南塘公園的東南側(cè)當(dāng)?shù)乩习傩赵?006年時自發(fā)建成了康將軍廟,規(guī)模比在看經(jīng)寺內(nèi)的要大,里面也是供奉著沙康之神??祵④姀R有大廟鐵將軍守門,正門前也有二只新石獅昂然而立,在資料上見過原廟的一對威武大石獅稍作修整后已被置于解放路的寧波城隍廟大門。2009年11月,康將軍神像竣工,當(dāng)?shù)乩习傩照垇碇T多法師為康將軍神像開光做法事,來自寧波全市的眾多信人慕名而來,來朝拜這位在寧波立下赫赫功勞的將軍。
千年康將軍的故事代代流傳,寧波康氏始祖在寧波功不可沒永載青史!